為了貫徹落實河南省教育局《關于印發(fā)河南省“戲曲進校園”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》的文件精神,駐馬店市第三高級中學與演藝中心聯(lián)合開展了戲曲進校園活動。大力弘揚傳統(tǒng)文化藝術,推動民族經(jīng)典文化傳承,拓寬學生學習藝術空間,打造校園文化教育特色,讓傳統(tǒng)文化經(jīng)典在我校發(fā)揚光大?,F(xiàn)結合學校實際,制定“戲曲進校園”活動實施方案。
一、指導思想
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,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,以傳承中華民族優(yōu)秀文化、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目標,緊緊圍繞實施素質(zhì)教育的要求,積極打造我校藝術教育特色,不斷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(yǎng)和綜合素質(zhì),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。
二、實施原則
1、教育性原則。堅持育人宗旨,將教學內(nèi)容化繁為簡、由易而難,循序漸進地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興趣。寓教于樂,寓教于學,寓教于練,引領學生接受優(yōu)秀民族文化熏陶、培養(yǎng),營造“向真、向善、向美、向上”的校園文化。
2、學習與欣賞相結合的原則。堅持以學生興趣為動力,注重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多樣化,將戲劇曲藝學習和經(jīng)典名段欣賞結合起來,在審美愉悅的藝術實踐過程中逐步引導、培養(yǎng)學生的興趣與愛好。
3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原則。在普及戲劇曲藝知識的基礎上,加強特長學生和有濃厚興趣學生的培養(yǎng)和訓練,努力提高學生戲劇曲藝表演水平。
4、校內(nèi)與校外相結合原則。戲劇曲藝的知識普及要以校內(nèi)課堂教學為主陣地,特長學生的培養(yǎng)和訓練,實施“校團(劇團、協(xié)會)掛鉤”、“校際聯(lián)合”等模式,通過學生課外活動、興趣小組活動、專題講座、示范觀摩等多種形式,有效地推進豫劇藝術教學和欣賞活動的開展
三、目標任務
1、戲曲文化學習課程化。開設戲曲學習課程,將戲曲文化融入學校藝術課堂教學中,把戲曲文化作為學校藝術教育課程資源。
2、戲曲文化學習普及化。營建校園戲曲學習氛圍,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校園戲曲文化知識推廣和宣傳,讓戲曲文化深入師生心中。
3、戲曲文化學習常態(tài)化:戲曲文化推廣與學校日常教學活動相結合,融入學生校園生活中。
4、戲曲文化學習特色化:將“戲曲進校園”活動與學校文化建設相結合。
四、活動對象和要求
全體教師及高一年級部分學生。
1、我?!皯蚯M校園”活動的對象都要學習《中國戲曲經(jīng)典》中的相關戲曲文化基本知識,了解我國戲曲種類。爭取人人都能傳唱1―3首經(jīng)典戲曲。
2、學校制定有效的實施管理辦法,保證活動的推進。學校教師和行政領導要帶頭融入活動,在活動中充分發(fā)揮表率作用。
3、廣大教師都要參與到戲曲文化的推動工作中來,學校組織力量對各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師進行相關培訓,學習戲曲基本知識,學唱中華經(jīng)典戲曲,有效保證活動的全面推廣。
4、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素質(zhì)教育的要求,把戲曲文化傳承和學習作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,形成科學、系統(tǒng)的學校戲曲文化課程體系,建立激勵評價標準,讓戲曲文化成為學校素質(zhì)教育特色。
5、要結合小學生特點,通過環(huán)境的渲染、課堂的教學以及開展形式不一的活動,生動、活潑、切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戲曲文化教育,使學生學習中華戲曲文化的知識、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,從而激發(fā)學生對戲曲文化的興趣。
五、主要措施
(一)大力宣傳,營造氛圍。充分利用校園廣播、網(wǎng)絡、黑板報、櫥窗及晨會、班會、家長會等形式,大力宣傳戲劇曲藝藝術,讓全體教師、學生及家長充分認識開展這項活動的重要意義,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“戲曲進校園”活動的良好氛圍。以學校藝術教育活動為載體,廣泛宣傳實施成果。
(二)加強指導,促進特色創(chuàng)建。學校邀請演藝中心骨干教師為校外輔導員,同時把“戲曲進校園”活動列入學校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范疇,為促進藝術特色學校的創(chuàng)建和地方戲劇曲藝藝術的振興而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二O二0年十二月七日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